使用自適應伺服通氣ASV呼吸機表征真實世界患者的呼吸參數、設置和依從性:大數據分析
研究目的
在臨床實踐中,關于如何在使用自適應伺服通氣 (ASV呼吸機) 期間優化氣道正壓通氣吸氣壓 (IPAP) 水平的指導意見非常少見。這項真實世界的數據分析調查了吸氣壓和最小壓力支持 (PSmin) 設置對ASV呼吸機治療患者呼吸參數和依從性的影響。
方法
在美國遠程監測數據庫中查詢 2014 年 8 月 1 日至 2019 年 11 月 30 日期間開始ASV呼吸機的患者。包括符合以下標準的患者:年齡≥18 歲的美國患者; AirCurve 10 呼吸機(瑞思邁);并且在前 90 天內有≥1 次的使用、使用時間≥1 小時。主要結果是不同吸氣壓設置下的面罩漏氣和殘余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AHI)、依從性和治療終止率以及不同最小壓力支持設置下的呼吸參數。
結果
共納入 63,996 名患者。較高的吸氣壓與殘余 AHI 、面罩漏氣增加有關,但不會影響設備的每次使用時間(在所有吸氣壓設置下平均 >6 小時/天;在第 95 個百分位吸氣壓25 cmH2O 下為 6.7 小時/天)。在所有可能的最小壓力支持設置中,呼吸頻率、分鐘通氣量、漏氣量和殘余 AHI 沒有臨床相關差異。吸氣壓較高的第 95 個百分位數或最小壓力支持為 3 cmH2O 的患者最有可能在 1 年時繼續接受ASV呼吸機治療。
結論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大群真實世界患者中,對ASV呼吸機治療的長期依從性水平很高。在一定壓力范圍和壓力設置下,呼吸參數沒有臨床上的重要差異。未來的工作應該集中在使用ASV呼吸機治療的患者的不同表型上。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Published Online:June 17, 2021)